牧者关怀 明白管教的真义,经历父亲的管教,学会教养孩童 今天分享“管教”的话题。 管教,是要有权柄,而权柄是出于爱。没有爱的人是不懂管教的,即便有管也管不好,更别提教。 所以,先从父亲那里领受管教,我们就需要先学会做孩子,聆听他的话,亲近他,按着他的话顺服而行。这是向上有通达的关系。 管教,不是凭已意,而是需要有
牧者关怀 趁着教师佳节,我们一起揭开教会"师母“的神秘面纱…… 基督教资讯网,提供基督教最新信息,网站内容涵盖教会、事工、神学、家庭、文化、商业、生活等领域,网站主要报道基督徒及基督教组织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服务,基督时报希望成为守望这个时代的媒体,通过网络发出号角一样的声音,记录神的历史,见证神的作为,传播耶稣基督的好消息,让耶和华的知识充满遍地,如水充满洋海一般
牧者关怀 警惕民间信仰化的“基督教” 自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本文主要指新教)得到了巨大发展,信徒数量不断增加,为三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宗教。然而当前教会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而与民间信仰合流,则是非常突出的现象。 著名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将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前者属于精英文化,而后者则为草根文化(即:普通大众),而民间信仰就是“小传统”,也可称为“俗文化”。民间信仰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早期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他
牧者关怀 从“以利的儿子和撒母耳”看教会中“牧二代”与“信二代”问题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这是圣经关于子女方面对我们的教导。然而,祭司以利的儿子何弗尼、非尼哈和以利加拿的儿子撒母耳生长在同样的环境中,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当今教会中,像何弗尼、非尼哈这样的“牧二代”和撒母耳这样的“信二代”两个群体,也是备受关注。如何对他们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对信仰的传承和教会的复兴可谓影响深
牧者关怀 致不读书的牧人:急需的一个反思 上次到教会参加一个活动,我随身携带了一本周联华牧师的《神学纲要》,趁着他们还没有人来的时间看了几页,感觉受益匪浅。正在读的时间,有一个本教会的传道人到了,问我在看什么书?我告诉他是神学书籍。他说你讲道那么好,就是因为读书多。出于谦逊,我也说你讲道也很好啊。结果他说我从来都不看这些神学书的,我讲道就是圣灵直接的供应,我除了圣经都没看过其他的书。我微微一笑,继续低头看我的书。我其实知道,跟他辩驳没有用
牧者关怀 反思教会内“争权夺利”的现象 人在天国里的地位 昔日,门徒问耶稣谁在天国里最大,甚至不惜把自己的母亲请出来给耶稣说情。今日有些人在教会争权夺利也是“不断创新”。 首先,争权夺利的人是没有生命的人。耶稣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能进天国(太18:3)。这些争论谁为大的人,不知道天国里的规矩,只能按照世俗的观点看待天国里的地位,所以耶稣说这样的人连天国都进不了,何谈谁为大呢? 现在教会里总是有这么一些人,很在乎权力,为了
牧者关怀 青少年的失落——今日教会的危机 《约书亚记》最后讲到以色列人表明要事奉神,预备好领受应许之地的恩福,然而,以色列人在迦南安居以后,灵命失去动力,对信仰不再投入。约书亚和长老死后,以色列领导层真空,陷入无组织、无纪律状态。百姓在应许之地不但享受不到自由繁荣的生活,反而进入了民族历史的黑暗时代。今天的教会,老龄化现象严重,而青年人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农村的教会,更是严重。青少年是教会的希望,是教会的接班人,但无数的青少年都失落了,成了
牧者关怀 教会牧师侵犯异性——该怎么办? 《华盛顿邮报》记者曾经指着总统卡特的鼻子逼问: “你是否曾与人通奸?” 露骨。开放。大快人心。一开始,我和同事兼好友都觉得是这样。 同事的遭遇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了。那时她刚毕业,参与服侍,想法很单纯,侍奉很热心。虽然在社会上看到很多罪恶,但她相信教会不是那样,牧者们在她心中都是非常美好的形象,直到一件她不敢想象的事情的发生。 她受到了某牧师的严重侵犯。 现在想来,她还有对自己幼稚无知的恼怒,以及事
牧者关怀 将临期第三周 默想“喜乐”预备迎接基督 1/ 1 pixabay.com 刚刚过去这个主日,是将临期第三主日。将临期意为基督即将来临,是预备迎接基督降生的一个节期,在从圣诞节前第四个主日开始。在教会传统中,将临期内的四个礼拜中,教会会带领信徒分别默想盼望、平安、喜乐、慈爱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思想《圣经》有关喜乐的信息。 保罗告诉我们,“喜乐”是圣灵结的果子,也是基督徒的特征之一。在腓立比书当中,“喜乐”一共被用了16次之
牧者关怀 张再亮:神学是什么? 神学一词,由希腊文Theos(神)和Logos(道)两个字合并起来而成的。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那么,神学就是研究学习有关神的道或话的学问,神学也是一门有关上帝以及研究基督徒见证关系的学科。 如此,神学,它有以下几点特征: 1、神学必须建基于《圣经》和教会传统 神学的内容是来自新旧约圣经并以它为最高权威,教会使徒统绪的大公教会传统是仅次于《圣经》的信仰原则,《圣经》中独特的启示核心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的
牧者关怀 从传福音与社会关怀看4种不同的教会 这个世界上许多争论起源于“定义”,对同一个词语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社会中,在教会中也时常出现。美国福音派神学家赛德在其《再思福音真义》一书第2章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颇为深入的剖析。 赛德发现,在有些教会,数千人在暂新的建筑物里赞美神,却不明白自己的信仰与数里外贫民区有什么关系;在另一些教会,有人忙着给政府提出建议,却对圣灵同在没什么认识。一派人只顾拯救灵魂;另
牧者关怀 从马鞍峰教会思考建立教会需要注意的4个问题 我们相信教会是这个世界种种危机的最终出路,也是唯一出路,上帝最终是通过教会使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获得真正的益处。对于一个服侍上帝的人来讲,尤其是对于一个在教会服侍的上帝的仆人来讲,如何才能让一间教会不断增长,则是一个常常使我们为之苦恼的问题。因此,看一下一些成功教会的经验,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本文是笔者根据马鞍峰教会创建过程,结合中国教会一些现象,进行的一点浅思。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马鞍峰教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