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差异是:一位好牧者在看到羊群成长时会欢喜快乐。当你遇到这种事情时,你又有多开心呢?有些牧者在这方面的反应非常慢,有时候他们根本毫无反应。他们只希望别人为自己的成功喝彩。这些牧者必须有所自觉。我们都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个不晓得如何为别人的成功喝彩的世界,所以我们必须在这个领域里多多地训练自己。
我经常与人们在一起,希望给予他们不同的鼓励和赞美。一旦我发现别人的优点时,我都会这样做。比如某个姐妹换了新发型或穿了新衣服,还有如果有人很忠心地完成我所要求的工作,我会给他一点特别的赞美。我这样做全是因着我是他们的牧师。我希望能有时间对每个人说些好话,并且与每个人分享他们的喜乐。
你要学习为会有的进步而喜乐。有时候你会因着自己的沮丧实在高兴不起来,但你必须克服这种感觉,如此才能把耶稣基督的品格深植在你里面。有时候你实在很难为羊的成长过程感到喜乐,但是你要切记:一个好父亲或好牧人,总要对年轻一代的成就感到欢喜,他在神面前对他们是有责任的。
另一方面,雇工不仅会假装看不见羊的成功,有时甚至会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自己。他会说:“你记得吗?当初若不是因为我建议你,假如我没有拉你一把,你绝对没有办法成功的。”这样的牧者不仅不能与人同欢乐,反而想泼别人冷水。他不仅无视羊的喜乐和成功,反而想抢功劳。他看到别人脸上洋溢着喜乐的光彩,却满脸不悦,并且想要打击他人的士气。我对这样的牧者感到难过。
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像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像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路加福音10:20-21)
耶稣不仅拥有属灵的权柄,他也乐意将这样的权柄传递给许多跟随者。一位好牧者应该在各方面呈现主耶稣的形象。
第七个差异是:一位真正的牧者总是对沟通保持开放。他会参与讨论并和众人一起做决定。牧者在长老指示会或小组长会议中,不该一个人从头讲到尾,他应该给别人机会提出意见。牧者不用害怕自己答不出问题,也不必忧虑有人看起来比他更聪明。牧者提供机会让同工交换意见,甚至彼此争辩,以获得一致的共识。我的意思不是指要对最终的目标或结果争辩,而是对完成任务的方法可以有更多的讨论。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或好牧者,在为自己的行动提出解释时绝不畏惧。你也绝对不可在神的教会中实行独裁式的管理来掌控会众。人们有权利知道你想做什么。牧者不必害怕提出解释,提出解释并不会减损你的权威,相反的,他会更加巩固你的权威。
雇工或不好的牧者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议。他不能和别人共同参与讨论,也不给羊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不对自己的行为提出解释。对他而言,值得采纳的意见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己的。他认为那是唯一且永远正确的意见。
门徒暗暗地来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呢?”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小。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他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至于这一类的鬼,若不祷告禁食,他就不出来。”(马太福音17:19-21)
门徒问耶稣他们为什么做不到他所做的事呢?耶稣一一回答,并且向他们讲解明白。圣经记载了许多耶稣被提问的事件,而他总是用心地回答并解释给每一个人听。一个领导者若无法耐心地解释事情,无法和人商量讨论,他就只是一名雇工而已。
第八个差异是:一位真正的牧者会鼓励羊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他们表现自己。你曾经这样做吗?你需要先激励羊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然后帮助他们化想法为行动。每个人都必须在教会生活中积极主动,无论是加入一个服侍团队或家庭小组都可以。
一个雇工不止限制羊提出意见,还会任意干涉他们的自由。雇工除了自己以外,并不在乎羊是否可以发展其理念、计划或付诸行动。他只会使人感到扫兴。只有真正的牧者和领袖会挖空心思训练并装备羊,发挥自己的潜能。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马太福音16:13-16)
耶稣知道自己的身份,但他希望他的门徒是藉由个人的启示去明白这件事。他希望这件事能够进入他们的心里,对他们个人产生意义,以致他们能够长大成熟。耶稣当然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认为让彼得自己找出答案才是重要的。
如果你能提升会友主动积极的层次,就表示你的服事已经成功。我走遍乌克兰,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在于人们普遍缺乏主动性。每个人都在等待别人来告诉他该做什么,而不晓得或没有意愿自己采取主动。我必须花很大的力气去改变会中的思考模式,至今仍在为此努力。
这是乌克兰人与西方人之间思考模式的基本差异。在西欧与美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寻求实现自我;但乌克兰人习惯于被动遵从上头的指令。因此,每个人都按照别人的指示做事,而不是积极主动。但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切。我们要协助羊提升他们的主动性,这是神要求的目的。我们训练他百姓的事,也是耶稣一直在做的事。
第九个差异是:一位真正的牧者有一颗体会羊的心。他总是关心羊内心的动机与动态。他不会一味的定罪,他会评估当事人内心的动机,而不会只看他的行为或环境。他会深入观察,揣摩了解当事人会这么做的原因。
他又怜悯,愿意用心去了解当事人,想知道他的情况、动机和心态。他不会因为某些错误行为就轻易否定一个人。他想要了解当事人这么做的原因。许多人做错事并不是因为本性坏,而是他不晓得还有别的方式可以处理。倘若我们只看别人的缺点,就会常与他人起冲突。因此,了解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和背后的隐情是很有必要的。
我个人认为,所有原本即便是小偷、吸毒者、酒鬼等等,他们会变成这样,不过是因为受了欺骗。他们只是不晓得,也不明白该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而已。“神所创造的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创世纪1:31)
假如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魔鬼要为这些人所做的一切恶事负责。因此,我们就能爱世人,恨恶各样的恶事了。所有的人都是好的,所以我能活得很轻松。我不是一个人,我对任何人起疑心。纵使我知道有人想要加害我或欺骗我,我还是会用正面的眼光看待他。这意思是说,我仍然可以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们,为他们祷告。
我观察到乌克兰人有一个不好的思想习惯,即怀疑他人。我很容易就可以相信每个人都和我一样拥有纯洁的心思与动机。如果你能从一个人的动机去评估他,你将可以把一个最差劲的人改造成最好的人。如果你了解神住在你身边的人,并使他们都成为美好,你就不会失去盼望。这是我们教会之所以欢迎每一个人的原因,不论是酒鬼、吸毒者,或是强盗、土匪。总要对人有怜悯的心。
还记得圣经中那个犯奸淫的女人被带到耶稣面前的故事吗?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她的把柄。
耶稣就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住地问她,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8:3-11)
朋友们,我们的呼召不是要做一个控告者。让我们从心中除去这苦毒的根,因为只有魔鬼才会控告我们的弟兄。我们的呼召是做这世界的拯救者,做盐做光。所以要谨记:当世人知道自己的行为错误时,他们将会改变。当我们定别人的罪时,神的心里就忧愁。耶稣说:“定你罪的人在哪里呢?我会对付他们的。”
神也许要对付你们当中的某些人。因此,倘若你曾经定别人的罪,快到神面前悔改吧!求他使你在面对这些人时,心中满有神的爱。
第十个差异是:一位属神的牧者会先想到别人,然后才想到自己。他会将别人的事摆在第一优先。一个雇工总是先想到自己,他所想所关心的只有他自己。
这期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什么给他吃吗?”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约翰福音4:31-34)
耶稣拒绝享用门徒送来的食物,因为对他来说,救恩比食物更重要。他冒着得罪法利赛人的危险,去帮助一个路过的女人。耶稣甚至没考虑这么做的后果如何。当他为了帮助人而不吃饭,他正是在成就神的旨意。
你是否愿意成为这样的领导者?一个真正的牧人,一个真实并且属灵的牧师。你是否准备好牺牲自己的利益,以便将好消息传给他人呢?你是否准备好谦卑虚己,以便提拔他人呢?你是否知道如何与喜乐的人同乐呢?我为你祷告,愿你在神面前可以肯定地回答以上的每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