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的基督徒意识到,有可以把教会从宗教和律法的禁锢中释放出来的、神的真理的时候,与此同时,那些还在宣扬律法的人们也变得越发的凶猛、强烈!明显
易见的,这些宗教人士更容易引起纷争,导致分裂;更坚定地想要偷取那耶稣以重价为信徒们换来的自由;在争论的观点中也变得更圆滑、更道貌岸然;甚至于想要重新掳获那些在恩典中得自由的人们。
教会们“警告”会众,不可以被恩典的传道者们“蒙骗”;要警惕,不可单独宣扬
恩典。他们认为恩典会导致人们误解十字架的真实意义;正确的方法是参入适量的
律法,从而使整个信息获得“平衡”。但是,这只会使人们越来越远离神的真理!
这些律法的传道者们最爱断章取义地引用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福音里的经文,
完全忘记了当时听耶稣宣道的人们是犹太人!这些犹太人活在旧约下已经长达
几百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被教导遵从律法的重要性。在旧约的约束下,
他们只有靠自己的好行为、圣洁的生活,才能获得神的认可和祝福;他们只有在
不犯罪的前提下,才能被称为正直、公义的人。
然而,当初这并非神的本意,神从未想过要和我们以律法的形式建立关系。就在神的诫命被刻在石头上之后,神给了以色列选择的机会,选择被诅咒(不顺服),
或是被祝福(顺服)。他对摩西说:
申命记31:16 上主对摩西说:“你快要离开人世了;你死后,人民将对我不忠,
违背我和他们立的约,离弃我,去拜他们将进入那地的神明。”神深知以色列
无法遵守他的律法和诫命,但是以色列坚持拒绝和神建立私人关系(总是让摩西代替他们和神沟通);尽管神在带领他们走出埃及的时候,显示了无数的神迹(无论
以色列人在沙漠里怎么对神抱怨、不满,神还是无限地忍耐着),他们还是执意不愿相信神,认为神不会带他们到“应许之地”。他们不但自以为是,而且,神还称他们为“顽劣”的人民:
出埃及记33:3 你要去的地方是流奶与蜜的富饶之地。但是,我不和你们同去;因为你们顽劣,恐怕我会在路上把你们消灭了。
在以色列人将要跨越约旦河之前,摩西也对他们说:
申命记9:6 这绝不是因为你们有甚么功德,上主才把这富饶的土地赐给你们,
其实,你们是顽固的子民。
所以,根据以上的经文,我们就不难想象出听耶稣传道的犹太人的性格,他们就是
几个世纪之后的“顽劣”民族的后裔。另外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圣经里,我们从未发现神曾委任过任何一个法利赛人、撒都该人或是书记,只有负责神的殿的祭司。
在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犹太国灭亡,耶路撒冷
全城的犹太人被俘,押送到巴比伦。而在被俘后的大约50年,也就是公元前
538年,波斯王古列(居鲁士)战胜并统治了巴比伦,下诏允许犹太人回归
巴勒斯坦,重建圣殿。
后来,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成为第二圣殿时期(公元前536年 - 公元70年)最早的两大教派。总的来说,撒都该人是以祭司长为中心的当权教派;而法利赛人的意思
则是“分离主义者”,认为最重要的德行就是与外族异教分离。
这些教派早已遗弃很多神的律法,并以人订的教条和形式来取代,也就形成了现今
我们所知的犹太教。耶稣就曾经因他们以人为的传统,来取代神的诫命而指责过
他们。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耶稣的门徒违背古人的传统,而责难耶稣的吧:
马太福音15:1 有几个法利赛人和经学教师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问他:
马太福音15:2 “为什么你的门徒不遵守我们祖先的传统?他们吃饭以前并没有按照规矩洗手?”
马太福音15:3 耶稣回答:“为什么你们为着遵守传统,却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呢?”
马太福音15:4 上帝说:“要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须处死。”
马太福音15:5 你们偏偏说,要是有人对父母说:“我已经把奉养你们的当供物献给上帝了”,
马太福音15:6 他就用不着孝敬父母。你们拿传统来抵消上帝的话。
马太福音15:7 假冒伪善的人哪,以塞亚指着你们所发的预言是多么正确啊!他说:上帝这样说:
马太福音15:8 这人民用唇舌敬我,他们的心却远离我。
马太福音15:9 他们竟把人的规则当作我的命令;他们敬拜我都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