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中国奥运国际裁判第一人:舒鸿

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是我国几代体育工作者的夙愿,如今中国也多次举办重大国际赛事,例如2022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中国的奥运历史不可忘记的一个人,他就是著名的体育家舒鸿。他同时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体育界和基督信仰领域里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力。现在正值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期间,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奥运会国际裁判。

一,舒鸿是谁?

舒鸿(1894~1964),字厚信,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1917年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次年作为青年会干事赴法国为华工队服务,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3年获美国斯林菲尔德学院(Spring-field College)体育专业学士学位,1925年获美国克拉克大学( Clark University)硕士学位。当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之江文理学院。同济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的教授。体育科主任、总务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浙江师范学院体育科主任、杭州体育专科学校校长.浙江体育学院副、浙江师范学院副院长等职。舒鸿一生致力子体育事业特别在篮球的训练和裁判方面造诣颇深。1925年舒鸿从美国回上海后与国内的裁判一起创建中华运动裁判会,1927~1928年担任中华运动裁判会会长,因当时国际重大比赛都由洋人担任裁判,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使我国裁判员也有可能担任重大国际比赛的裁判。

CCC4A9D7-C472-4D58-A87D-EB24695091F1.png

初露锋芒

经考试,舒鸿是我国第一批国际裁判员,并多次担任上海举办的万国田径赛、万国足球赛等裁判工作。

1930年,第四届全运会在杭州举行,他积极筹建场地(今浙江体育场)和道路建设并任大会竞赛委员。第五、六届全运会上担任裁判工作和上海篮球队教练。1948年第七届全运会时担任浙江省领队和篮球裁判长。他共在三次远东运动会(1927年中国上海举行的第八届远东运动会。)193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舒鸿担任我国体育代表团篮球教练和保健医生。

二,奥运篮球决赛裁判人选难住篮联

大家公认美国的裁判水平最高,但为了避嫌,肯定不能使用美国裁判。至于来自欧洲的裁判,很多人也摇头了——理由是当时篮球项目传入欧洲的时间不长,欧洲裁判恐怕难负重任。选来选去,篮联官员注意到舒鸿的名字。这个人是中国队的助理教练,在奥运会预赛时,也执法过几场比赛,表现得还不错,就用他吧!

听说由中国裁判执法决赛,美国队和加拿大队的队员顿时炸开了锅。有的队员断定:“从中国篮球队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就可以知道,舒鸿肯定吹不好。”有的队员甚至讽刺说:“怎么能让‘东亚病夫’来当我们的裁判!”总之,队员们不欢迎中国裁判。

可两队教练却格外信任舒鸿,当时,美国队的助理教练杜平曾是舒鸿留学美国春田学院时的大学同学,他向队员们解释:“我了解舒鸿,还是他当裁判合适。”加拿大队的教练在前几天看过一场舒鸿执法的比赛,他认为:“舒鸿吹得相当公道。”

三,篮球项目创始人奈·史密斯博士推荐

正当教练和队员各执一词时,篮球项目创始人奈·史密斯博士应邀来到柏林。国际篮联官员索性把“难题”交给了史密斯博士。一看到舒鸿的名字,史密斯博士立即说:“舒鸿是我的学生,我向你们保证,他是最合适的决赛裁判。”既然篮球鼻祖选定舒鸿,反对声自然也就没有了。可是,舒鸿怎么就成了他的学生呢?

舒鸿的儿子舒昌荣老先生解释说,1919年至1923年期间,舒鸿曾就读于美国春田学院,当时正在春田学院担任体育老师的奈·史密斯博士组建了一支校篮球队。史密斯博士发现,与美国学生相比,虽然舒鸿个子矮小,但训练刻苦,打球很动脑子,是可造之材。

师从史密斯博士期间,舒鸿不但篮球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篮球规则也烂熟心中,成为史密斯博士的得意门生。舒鸿抵德国后即申请担任裁判工作,经审核聘他担任篮球和拳击两项的裁判工作。篮球决赛是美国队对加拿大队,双方对裁判人选要求很高,一直没有合适人选。经美国队教练托平提名舒鸿,报请奈史密斯批准,最终决定聘请舒鸿担任决赛裁判。

1936年8月14日下午,篮球决赛在露天球场举行,现场观众3000人,当天下着大雨。红泥球场泥泞不堪。舒鸿身穿白毛衣白长裤非常精神带领两支队伍跑步进入球场。哨响后双方激烈角逐,美国队凭借人高马大控制空中优势, 加拿大队人虽矮些但灵活快速以致打得难分难解、扣人心弦。

舒鸿在赛场上沉着冷静,勤于奔跑,目光犀利,机智敏捷,依法裁决,最终以美国队19:8获冠军。奈史密斯兴奋不已,与舒鸿亲切握手并给予高度评价舒鸿也受到与会体育界人士和观众的好评。他也因此成为我国首个奥运会裁判员。第二天,8月15日,上海各报对这场篮球决赛均作详细报道。

四,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大公报》载:“美加篮球决赛详情,我国舒鸿执行裁判”。《申报》载:美加篮球决赛由我国舒鸿执行裁判”各报另外行,现场观众3000。天下着大雨,红泥球场泥泞不堪。舒鸿身穿白毛衣白长裤非常精神,带领两支队伍跑步进入球场。哨响后双方激烈角逐,美国队凭借人高马大控制空中优势,加拿大队人虽矮些但灵活快速,以致打得难分难解、扣人心弦。

舒鸿在赛场上沉着冷静勤于奔跑,目光犀利机智敏捷依法裁决,最终以美国队19:8获冠军。奈史密斯兴奋不已,与舒鸿亲切握手并给予高度评价,舒鸿也受到与会体育界人士和观众的好评。

他也因此成为我国首个奥运会裁判员,第二天,8月15日,上海各报对这场篮球决赛均作详细报道。《大公报》载"美加篮球决赛详情,我国舒鸿执行裁判”。

《申报》载:美加篮球决赛详情,我国舒鸿执行裁判”。各报另外有出版号外…舒鸿为国争光【01】。”

1936年10月5日晚,浙江大学在健身房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欢迎舒鸿教授20光荣归来。浙大篮球队长李永怊主持欢迎会,舒鸿在会上讲了一个多小时,介绍有关第十一届奥运会的盛况及他们考察欧洲七国的体育教育情况。最后竺可桢校长也讲了话。

新中国成立后, 舒鸿成为第一批国家级篮球和田径裁判。1955年任浙江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参加第第一届全运会任篮球裁判长并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他还荣获浙江省1959年。文教方面先进工作者奖章。先后任全国体育总会浙江省体育分会副主任。全国篮球协会委员、浙江省篮球协会主席。曾当选为浙江省政协第三、四届常务委员。

舒鸿不但是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父亲是一位牧师,中学时期经常参加基督教青年会活动,是青年会篮球队成员。就读的圣约翰大学是一所基督教教会大学1925年他在之江文理学院内领导建造了杭州第一座游泳池同时在杭州教会学校蕙兰中学任英语、体育教师。

五,信仰生活【02】

1934年,舒鸿作为浙江大学体育科教授,经常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有些来自农学院的学生学生中有基督教家庭背景的,有牧师的后代,他们看到舒教授行为、言语很像是一个基督徒,于是这些学生就问他是否有基督信仰,在得到舒教授的肯定回答后,他们非常高兴。

此后,这些学生经常和舒鸿在一起活动。后来有些人就建议把有基督教信仰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基督教团契。

据舒鸿的大儿子舒昌荣回忆:”在1935年舒教授与几位同学创建国立浙江大学基督教团契并担任顾问。在杭州时,他的家在杭州孝女路,常常到杭州基督教会湖山堂去做礼拜,礼拜后契友们常常到他家聚聚,与契友无话不谈。

圣诞节、复活节也有活动,也组织唱诗班、夏令营,及讨论会、灵修等,有时竺可桢校长也来参加他们的活动。契友们如同弟兄姊妹,有困难共同帮助解加,就是到了抗战时期浙大西迁,团契活动也没有停止过他把团契里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也经常资助有困难的同学,同学也把他家当自己的家。每当团契里的同学毕业,他就用圣经话劝勉,要好好做人,为国家作贡献。

20世纪40年代,全国基督教青年协会到浙大基督教团契联络建立青年会的学生部工作,设立学生20世纪40年代,全国基督教青年。青年会的学生部工作,设立学生公社,内有图书室,包括娱乐活动,帮助学生工读。浙江大学基督教团契也培养出不少社会知名人士。1952年院校调整以后,团契活动就停止了。

舒鸿作为基督教界名人,时常参加杭州基督教青年会扶轮社活动。扶轮社是一个具有俱乐部性质的国际组织,1905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当时杭州基督教青年会扶轮社成员主要来自知识界和工商界的上层人士,会长是李培恩(原之江大学校长)。

1948年,校长竺可桢经舒鸿介绍也加入进来。1946年,舒鸿的家在杭州浙二医院附近,他常常到杭州基督教会思澄堂聚会,做一些教会事工。1947年被按立长老圣职。


六,外界赞誉

舒鸿是奥运决赛中的第一位中国裁判,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浙江大学为舒鸿做了雕像。

舒鸿是中国现代体育的奠基人之一,舒鸿令人敬佩。在赛场外,舒鸿还是维护正义、追求光明的斗士。

身为基督徒的舒鸿是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第一批国际裁判员之一;中国执法奥运篮球决赛第一人,有“奥运篮球第一哨”之美誉【03】。


结束语:体育教育重如山

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有一个宗旨:运动第一,学习第二。因为他们认为,体育的本质是人格的教育。那什么是体育?体育的要素是团队合作,是顽强拼搏,是坚持不懈,是崇尚荣誉,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社会化指标,体育的核心就是人格塑造。

在中国的体育发展史上,舒鸿先生是中国奥运裁判的第一人,并且一生都在致力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舒鸿先生的体育思想主要涵盖了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竞赛裁判执法以及学校体育等多个领域,对我国当代体育的发展同样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注释:

01.《奥运篮球第一哨——舒鸿教授纪念文集》/谢振声/西冷印社/2008年版

02. 本文引用《杭州基督教史》/陈伟/ISBN978-7-5154-0725-5

03.《华人基督教史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