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一、会念书与爱念书
以前,在美国的中国孩子,会念书的不少,现在少了,也不再是成绩最好的一族了,甚至有一些孩子不爱念书。
你不要期望你的孩子将来念书一定会念得很好,不见得。
有的孩子即使会念书,也不见得爱念书,会念书跟爱念书完全是两回事。
有些孩子很会念书,知道怎么应付考试;有些孩子个性争强好胜,很看重自我,所以,他会努力把书念好,但他不是一个爱念书的人,如果有一天他不需要念书,他就不会去念书了。
二、爱读书是一生的福气
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活在世上,他的快乐除了跟他的信仰有关,跟他的知识也有关系。
一个人知识丰富是终生爱读书的结果,这样的人涉猎面广泛,什么书都爱读。
今天,如果问一个孩子,你放假的时候要做什么?
他不是看电视、打电子游戏,就是出去玩,没有将读书放在计划中。
“送我去图书馆,我要去读书,我好喜欢念书,多给我一些书读。”
如果孩子这样说,如果能训练你的孩子从小爱读书,这是他一生很大的福气。
前两年,美国对所有在监服刑人员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83%是一年不读一本书的人。
可想而知,爱不爱读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有多大。
不爱读书,不仅对他的气质很有影响,对他的知识很有影响,而且对他的各方面都有影响。
爱读书不是天生的,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爱读书的。
爱读书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好胃口”,这个后天培养出来的“胃口”让他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会越来越爱读书。
如果他觉得读书就是上学、考试、做功课,然后就是被妈妈骂、被老师奚落,他就会唯恐避之不及。
三、不可一日不读书
我去菲律宾布道的时候,和一个接待我的传道人谈起这个礼拜读了哪些书,他很奇怪地看着我说,什么意思?
我又要准备讲道、又要探访、又要治理教会,忙得不得了,哪有时间读书呢?
我告诉他,若一个传道人,一个礼拜没有看过一本以上的书,是胜任不了传道人这个职分的。
我们必须不断地读书,要读很多很多的书。
你会发觉读书会给你带来愉快的享受,然后,你会发觉,你越会读你就越爱读。
阅读是一个累进的技能,有的孩子不爱读书是因为他不会读书,他读得很慢,读了半天没有读进去,读不出味道来,他怎么会爱读书呢?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小训练孩子爱读书。
如何训练呢?
首先要记住的是,当他读书的时候,是要他开开心心地读,而不是觉得很痛苦地读。
四、训练从出生前开始
孩子还在娘胎的时候,就要培养他爱读书的兴趣。
怎么培养他爱读书的兴趣呢?
读书给他听!
今天,很多的研究表明,宝宝在娘胎里对妈妈的声音听得很清楚,妈妈说的话、唱的歌都记得,所以,从他在母腹中,你就要给他听优美的音乐、读好书给他听。
在腹中就习惯听你读书,等他出生以后,你坐在他旁边,当你开始读书,他的眼睛就会看着你,就会很专心地听你读书。
你不要以为他不懂,你读的每个字他都会记下来,他会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好愉快的事,所以,你读的时候要很愉快,如果你不愉快,他怎么会觉得读书是很愉快的事呢?
五、读书给孩子听的好处
父母帮助孩子培养爱读书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从小读书给他听。
这样做有四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你花时间与他相处。
因为小Baby从小就喜欢与你相处,而且你又读一些很有趣的故事书给他听,他会觉得很开心。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读书是很愉快、很享受的事。
在他的心里面,读书跟愉悦联系在一起,好幸福呀!
第二,帮他累积很多常识与知识。
一个人的常识与知识越多,在读书的时候享受书带给他的快乐就越多,如果一个人一点常识和知识都没有,什么都不知道,你叫他去读书,他就读得一点味道也没有。
我们为了帮助女儿学中文,就一直鼓励她,但是,很困难,后来我们决定花一点时间,给她讲金庸的武侠小说。
那时候我太太的妹妹跟我们一起住,她说她来教。
她带着我女儿读,但读不了几页女儿就没兴趣了,因为她根本不懂书里在讲什么,她从来没有读过这种小说。
怎么办呢?
最后,我们租了一套录影带陪着她看,跟她讲什么叫武功,什么叫打,什么叫这个派那个派,什么叫轻功等等,慢慢地她就懂了,然后再叫她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她就很有兴趣了。
因为这方面她已经累积足够的常识,她读得就津津有味了。
今天有很多人,你叫他读书他根本不读,为什么?
因为他的常识太少了,他读的时候压根儿就不知道书里在讲些什么。
任何一本书的背后都是假设你知道很多的事情,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就没有办法读出兴趣。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喜欢读书,读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原因。
如果从小读很多的书给你的孩子,他就累积很多的常识和知识。
第三,因为你不断地念书给孩子听,孩子不但累积了大量的常识与知识,而且会接触到很多词汇。
在词汇方面,不论中文或英文一般孩子都认识得很少,因为他们一天到晚把时间花在电视上。
电视上用来用去的词汇就那些,很少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在北美的中国孩子花很多钱去补习,考SAT,还是考不好,就是因为词汇量太少。
临时抱佛脚拼命地背是比不上平时积累的。
我儿子是一个不喜欢考试、不喜欢做功课的小孩。
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考过60分就好,多考就吃亏了。
之所以有这个哲学,是因为当时他跟我弟弟住在同一个房间,我弟弟从小就是60分万岁主义者,每一次考试时都算好,够60分了,就交卷不答了。
我儿子就跟叔叔学会了这个坏理论,很难改。
学校的功课只要过关即可,心不在焉。
我们当时很担心。
不料,有一天学校写信给我们,请我们到教育局去观礼,他们要颁奖给我的儿子。
原来他考了一个“国家奖学金”的前几名。
他为什么会考这么好呢?
因为他爱看书,他一有空余时间就看书。
他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图书馆接他,他说:“爸爸,你来看!”
我问:“什么事?”
他说:“你跟我来!”
我跟他走到图书馆里的书架旁,他说:“爸爸,你看到这一排书了吗?”
我说:“看到了。”
他说:“我把这一排书都读完了!”
一个人的智慧是从爱读书来的,如果你从小就读书给他听,他就会很爱看书。
我最近收到New Jersey理工学院的一份杂志,里面有一篇报道非常有意思。
一个18岁的女孩从这所大学毕业了,是当时这所学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毕业生。
这个女孩从小是接受在家教育的,她的父母是很虔诚的基督徒,她从4岁开始就很爱念书,毕业的时候,她的GPA得了3.
96,还拿到约翰霍普斯金医学院的奖学金。
这个孩子书读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从小她的父母就念书给她听,读书对她是很愉快、很自然的事。
今天很多父母逼孩子念书,要他们进好学校,念书对他们来说是被迫、是负担、是不得不尽的责任,如此,即使孩子进了好学校,他也不爱念书,等他一毕业就再也不碰书了,他怎么会有充实的人生呢?
第四,你念书给孩子听,你就做了一个好的榜样,表示你爱读书。
念书给孩子听从胎教开始,一直到出生以后不间断。
当然孩子小的时候,不要念很难懂的书,教他念书的时候,可以选一些图画书,教他读并让他看。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开始很爱问问题,当孩子问你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把答案直接告诉他,问一个答一个,这是不对的。
最好的方法是当他问我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说:“我们一起来找答案。”
六、从书中找答案
答案当然在书里面,于是就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找答案,要和孩子一起来看书。
虽然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还不会读书,但这有很大的好处:第一,让他从小就知道,对人生中不知道的事,可以去书中寻找,书里可以找到答案。
第二,孩子如果从小习惯上图书馆,他就学会了如何使用图书馆,随着成长,他也学会了很多研究方法。
因为在图书馆中,书都按着分类来放的,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对他很有帮助。
今天我们把有些孩子送到图书馆,他真是什么都不知道,连怎么找一本书都不知道。
如果你从小开始这样训练他,就可以培养他对很多东西的兴趣。
孩子问你一个问题,你立刻给他答案,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但你没有培养他对那个问题有更深的兴趣。
如果他问一个问题,你跟他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他就会发觉从一个问题会带出另一个问题,借此,就会激发他更大的兴趣。
甚至在图书馆找不到的,你可以陪他在网络上找,教他上网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答案,对他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七、训练孩子主动
训练孩子爱读书,一定要同孩子一起来享受读书的乐趣,千万不要递给孩子一本书说你自己去读吧。
孩子小的时候,你陪他一起念;等他大一点,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请他讲给你听,这是我的孩子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孩子很喜欢父母讲故事给他听,他也同样喜欢讲故事给父母听。
我教儿童主日学的时候,叫小朋友讲故事给我听,哇,他们兴奋得不得了。
在教会长大的孩子,圣经故事都会背了,听故事,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但你叫他讲,一人讲一段,带着表演,他们真是开心呀!
我们教会里有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上主日学逃课,即便不逃课也不怎么爱上,无精打采地说无聊,没意思!
其实上课可以很好玩,让他讲,让他演,他会很开心的。
孩子讲给你听,演给你看,把他读书的感受与你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训练他表达的方式、思考的方式,并且也让他知道,你关心他的感受,所以跟孩子同享读书之乐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八、不可泼冷水
千万不要在孩子很兴奋地跑来说“爸爸你看我读了这本书,你看这个大鲤鱼是这样那样的……”而爸爸扫兴地说“我早就知道了”。
你这一盆冷水浇下去,会很难收拾的,一定要对他有兴趣的东西也表示出兴趣。
九、不可说教
陪孩子一起念书,或孩子读了书跟你分享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逮到机会就说教。
我的儿子曾经不跟我分享他所读的任何书,因为他每次跟我讲书里的故事时,我就会说:“你看啊!
这个人的样子,你千万不要学他的样子哦!”
或者说,“你要向这个人学习哦!”
此时你不需要说教,我们的孩子比我们聪明,不需要说教,他只要认真地读了,心里就明白了。
十、善用影像工具
什么样的年龄读什么样的书很重要。
网址是www.
breakpoint.
org的机构,给我们列出了书单,告诉我们什么年龄的孩子适合读什么样的书;Focus on the family也准备了一些书单,可以参考。
Breakpoint不但准备了书,居然还准备了几百部电影,我特别欣赏。
很少有信徒会去寻找好电影来看,如果你带孩子看完了一本书后再去看据此改编的电影,真是很有味道哦。
我们很多年不看电视电影了。
有一次,八十多岁的传道人缪叔叔来我家(小时候就教过我),他说你带我到图书馆去,我要租一些录影带。
他找了一些很好的录影带回来,叫我看。
他借回来的录影带非常好。
他告诉我要有选择地利用这些影像来加深书上的印象。
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从那时开始我才知道要用这些资料来帮助孩子,特别是当你的孩子大了的时候,你可以跟他有更深的讨论。
十一、要他自己认知
如果你的孩子从小都是你告诉他什么事,他到了大学以后会有很多的疑惑。
不少年轻人上了大学以后价值观就变了,就不去教会了。
有一个孩子从大学回来跟我讲:“我觉得我们基督徒不该这么气量狭窄。”
我问他:“为什么你觉得基督徒气量狭窄?”
他说:“我就看不出同性恋结婚有什么不对。”
令我伤心的是,这个孩子是从小在我们教会长大的,父母是很虔诚的基督徒,在教会里殷勤服事,可他的父母不知道他有这个想法,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跟他讨论。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很多事情你跟他讨论,你自己就先要知道一个观点,为什么我们这样认为,书里为什么这样告诉我们。
如果你自己搞不清楚,就对孩子说反正这样就是不行,当有一天别人跟他讲了一大堆很好听的道理,就会让他产生怀疑:“对呀!
为什么不行呢?
你们太狭窄。”
所以要借着陪孩子读书,跟孩子展开广泛的讨论。
查克·寇尔森(Chuck Colson)写了一本书叫《我们现在该怎样生活》(Now How Shall We Live?
),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可惜没有人翻译,因为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
但我认为每个父母都应该读一读;他还有一本书叫《回答你孩子的问题》(Answer Your Kids Questions),都是一些很尖锐的问题,他帮助我们做父母的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十二、建立长远的亲密关系
借着读书跟孩子多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孩子小的时候,做父母的要特别注意,小孩子很喜欢重复,一本书可以念过二十遍还要叫你念,千万不要不耐烦。
孩子之所以一遍遍地重复念,是因为那个故事里有些事情感动了他。
我儿子小时候,我念《白雪公主》给他听,每次念他都哭,每次都受感动。
还有,每次不要读完就完了,只读是不够的,读完后要跟孩子一起做点什么。
既然他对故事这么熟了,每次念完以后,要问他一些问题,借着问题,可以激发他的思想空间及创造力。
譬如,读完“三只小猪”的故事,你可以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可行?”
“为什么小猪这样做?
为什么那样做?
好处在哪里?
坏处在哪里?”
借着这样的对话,跟孩子就有很多心灵的交流。
即使孩子上了高中,他还是照样很轻松地跟你有很多交流。
我儿子现在29岁了,他还是会说:“爸爸你有没有空?”
我就到他的房间坐下来,他会拿出一本书告诉我这本书有多棒,跟我分享内容。
29岁了,还愿意跟我讲很多事情,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
今天,许多父母流着泪跟我说:“刘老师!
你可不可以去劝劝我儿子,他都不理我!”
你要是从小就借着读书跟他建立起一种非常愉快的关系,那么,很多事情他就愿意跟你分享,愿意跟你沟通,听取你的意见。
十三、想象力胜过记忆力
中国的父母教孩子读书常犯一个错误,就是很在意孩子的记忆力:记不记得这个?
记不记得那个?
最好把什么都记下来!
这样搞几次他就不愿意跟你一起读了。
陪孩子读书的重点不是培养他的记忆力,而是要让他有很丰富的想象力。
中国的孩子到美国,吃亏的不止是语言问题,还缺乏创意。
叫孩子读书我们在行,教孩子考试我们也很拿手,叫孩子想出一点新花样儿,我们就没辙了。
因为我们从小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
所以,陪孩子念书的重点是培养他的想象力,而不是培养他的记忆力。
十四、综合表达训练
还有一点很重要,孩子再大一点,读过书后,他与你分享时,你会发现他讲得啰啰唆唆,抓不住重点。
这是因为他没有受过训练,所以,你要教他、训练他,他每看了一本书,就要很快地告诉你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有几个主要人物,都是谁,发生了几件重要事情,最后再告诉你有哪些很有趣的情节等。
有了这样的训练,他将来读书可以很有效率。
没有受过这样训练的孩子读书很辛苦。
如果你的孩子念书念得很慢,做功课做到很晚,你就要警觉是不是因为念书没有效率,你要负起你训练的责任。
训练孩子读书能够很快地抓住重点,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训练。
他看完了一本书以后,就问他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而不是把整个故事讲给你听。
还可以玩游戏,谁是主角?
有哪几个主角?
这个主角跟那个主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这件事情到那件事情又是怎么过渡的?
孩子经过这样的练习以后,读书就会很快抓到重点。
然后你再问他Who(谁)、What(什么)、How(如何)、Where(何处)、When(何时)、Why(为何)六个问题,慢慢地他就习惯从这六个问题来思考。
切记,从小就要着手训练孩子,但千万不要把他搞得很苦、很烦,训练的过程一定是一段很愉快的时光。
他读完了,你说我们坐下来谈一谈,这本书好不好看?
谁是主角?
主角有什么特点?
他哪一点吸引你?
总之是很放松的那种聊天,绝对不是在考试。
刚开始可能比较难,但圣经说得好:流泪撒种的必要欢呼收割。
今天你在孩子小的时候花一点时间,培养他爱读书的习惯,且涉猎面要广:传记、旅游、小说……他会终生受益。
千万不要让他只读数学、语文,要培养他广泛的兴趣。
一个人懂得越多,会越有自信;一个人什么都不懂,孤陋寡闻,本身没有乐趣,别人也不愿和你做朋友,这个人势必会很自卑。
今天有很多人,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以外就是看电视,时间都浪费掉了。
他们很少读书,知识浅薄,你跟他们谈话,聊不上几句,所聊的无非都是些枯燥无味的话题,因为他很多东西都不懂,都没有兴趣。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过一个有品位的人生,就务必要培养他读书的兴趣,且要涉猎面广泛。
十五、不要有名校情结
这里再次提醒做父母的,千万不要逼孩子上一个超出他能力、勉强够得上的学校,他到那种学校是在搭末班车,他是他们学校中最差的学生,他不会快乐的。
不要迷信名校,当然如果孩子有那种资质,你就送他去读喽。
你让孩子从小学习很容易,他会一辈子喜欢读书、学习;你让他念得很痛苦,他将来就再也不念了。
我认识一个年轻人,他在毕业的时候跟我讲:“我把我的书烧掉了,我再也不念书了。”
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十六、与孩子一起成长
要培养孩子会读书、爱读书,做父母的必须先做一个会读书、爱读书的人。
不仅在读书这件事上,在每件事上都要跟孩子同步成长。
我们小时候没有学过的很多东西,要重新学,我们原来不懂的很多东西,因为陪伴孩子学习我们也懂了……这样不仅孩子有福气,我们自己的底蕴、品位也在不断地更新、提升,这是多有福气的事啊!
十七、以书为礼物
周围的很多朋友,在培养孩子爱读书这件事上,有一个很好的概念:要送孩子礼物就送书。
你从孩子小时候就养成这个习惯,你的孩子就有福气了。
而且他收到的礼物都是书,你少了很多麻烦,很少看见两个孩子为书争吵的。
你有送书给别人的习惯,别人读书受益的同时也给你带来了喜乐,你把这一经验跟孩子分享,他慢慢也懂得要送同学礼物,首先会想到送书。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在他的生活里,书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很宝贝的东西。
我常送书给朋友和教会的兄弟姐妹。
送书给别人,带来的喜乐是无法估计的。
我15岁那年,帮助我的弟兄有一天送我一本书,书名叫《属灵领袖》。
一个少年人怎么看得懂这么深的书呢?
但他送这本书给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就认真地看,结果受益匪浅,给我生命的成长带来很大的祝福。
我曾送给一个年轻人一本《圣经汇编》,当时他惊讶地问我为什么送他这本书,我说因为我发现他对读圣经有兴趣,这本书可以教他更好地了解圣经。
于是,我就教他怎么使用这本书。
他还在读大学,他从学校回来高兴地告诉我:“刘叔叔,这本书真是非常好用。”
相信这本书会给他一生送去很大的祝福。
十八、电子书无法代替书
现在有很多电子读物,但这不能代替书。
你可以在电脑上看很多书,也可以上网下载一本书,但这和你捧着一本书看是不一样的。
拿着一本书,可以一边看一边想,也可以放下来深思一番,再翻到另一页想一想,再翻回去看一看,在电脑上这样翻来覆去,反而不方便,更不用说眼睛也受不了。
书对于基督徒来说更是意义不一般,当年福音传到的地方,首先要教人识字读圣经。
使徒保罗在监狱里写提摩太书信时,快要被杀头了,还要求提摩太将他的书带来。
所以,不要舍不得在书上花钱,花在书上的钱,长远来看一定是值得的。
十九、教孩子选书
要培养孩子从小会挑选书。
到现在我还有一件事没有训练好我的孩子,就是使他们充分享受到淘到一本又便宜又好的旧书的喜乐。
有一次,我找到一本1845年出版的书,好棒的一本书,在网络上找了很久才找到,又很便宜,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跟我的孩子讲:“你看看这本书!”
他也很喜欢,但他平常都是买新书不买旧书,我告诉他不一定非要买新书不可,有一些好书没有新的。
有人到百货公司买到一些很便宜的东西就很喜乐,我们买到一本又好又便宜的书也很喜乐。
我每年除了买一般的书以外,还会到一两美元的特价书中去寻找,看看可不可以找到一本让我很开心的书。
二十、成为爱读书的人
我每次去看望江守道老人时,都发现在他椅子边总有五六本跟我上次去时不一样的新书。
而且随便哪一本书,他都可以告诉我重点在哪里,因为是他正在看的书。
90岁的老人家每天有机会还要看书,我们这些“年轻人”如果不好好看书岂不惭愧。
我们要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然后再帮助我们的孩子也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