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信仰
一、一生中关键的事情
另一个需要训练的是孩子的信仰问题。 我个人认为,真正的信仰不是相信一个道理、一个宗教、一个概念、一个主义,而是信任一个人。 就像基督教的信仰就是要相信耶稣基督一样。 做父母的有责任帮孩子能够早早地树立信仰,并且跟所信仰的上帝有亲密的关系。
有一对父母居然跟我说,要等孩子长大了自己选择。 我说:“你要不要孩子刷牙?” 他说:“要呀!” 我说:“为什么不等他长大了自己选择?”
信仰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孩子一生中最关键的一件事。 所以你除了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为他迫切祈祷外,你还要想尽办法引领他能够真正建立起信仰。
我不是说要让你的孩子信基督教,而是说要让你的孩子认识耶稣;不是说要让你的孩子懂得很多圣经的故事,是说让你的孩子与耶稣及他所传讲的真理有一个亲密的关系。
孩子小的时候就知道要顺服父母,无论跟父母说什么,父母都会听。 我们也要帮助孩子明白,在天上也有一位大而可畏的父亲,他们跟天父讲话他也会听。 你不但要让孩子懂得圣经的故事,要告诫孩子渴慕真理。
二、正确认识祈祷
在家训练祈祷这件事上,有很多父母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 错误虽然很小,影响却很大。 那就是父母常常告诉孩子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他很伟大,你只要把心里话告诉他,他就会听。 单纯的孩子就拼命地跟上帝谈心,如果他答应了,心愿满足了,孩子会很开心;如果上帝不答应呢? 孩子的信心就很有问题。 其实他得到了对他也不好,因为那个时候他只是对祈祷有信心,不是对上帝的爱有信心。
教孩子祈祷是教他对上帝的爱有信心,不是教他对祈祷有信心。 不要告诉他:“要好好祈求,上帝会听的!” 而是要告诉孩子:“你祈祷! 因为上帝爱你,他会把最好的给你!” 在这件事上这是一把钥匙,你一定要正确教导,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你乖! 上帝就会祝福你!” 你这样讲,孩子就会以为上帝的祝福是根据他的功劳、努力和表现来判断的。 这里一错,后面的很难收拾了。
你还要帮助孩子知道,我们要乖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惹上帝伤心,因为我们爱他,他也爱我们。 你要让孩子知道,上帝会给我们很多的祝福,很多的恩典,是因为他是厚赐百物给我们的上帝,他不会把我们不应该有的、不需要有的给我们,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困难告诉他,但我们的信心不是建立在我们的难处解决得好坏上,真正的信心不受环境的影响,就是相信他是那不改变的!
三、圣经不是处罚的工具
在美国,许多信仰基督教的父母都懂得,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你不应该做这件事,上帝会很不高兴的。” 千万不要说:“小心呀! 上帝会修理你的!” “妈妈虽然看不到你做的那些坏事,上帝可是都仔细地看在眼里呢!” 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对上帝有负面的印象,他会觉得上帝就是找他麻烦并管着他的,他会感受不到爱。
这些父母都知道,不要以此来威胁孩子听话,不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把定罪、弃绝跟上帝联系在一起,要让孩子把赦免、接纳跟上帝连在一起。
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犯了一次错误,他的父母处罚他的方法是要他把圣经箴言抄一百遍,共三十一章呀! 你想想会对他造成什么后果呢? 这个孩子会从此恨透了圣经。
父母也不要叫孩子到圣经里面去找一些经文来定自己的罪。 因为这样,孩子会觉得圣经只是个定罪、对付他的工具。 我一个教会的朋友,有一天罚他的女儿写五十遍以弗所书六章1节:“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结果他女儿把六章4节的一句话连在一起写了五十遍:“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女儿写好后拿给他看。 所以,千万不要用这种方法来处罚孩子。
美国的基督徒家庭都知道,教导孩子有关圣经的知识、道理跟处罚他一定要分开,绝对不要混在一起。 要让孩子觉得读圣经、祷告、去教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不能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这种对待信仰和教育的方式,相信对于我们也具有借鉴意义。
四、不要家庭审判
如果孩子的回忆里最可怕的事就是:爸爸晚上回来以后,把全家人召聚在一起说,你这个星期这件事情做错了,那件事情处理得不对,好好地批判一顿,家庭聚会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成为一件很厌恶的事情。 你要让孩子觉得,一家人聚在一起真开心。
Focus on the Family(美国爱家机构)的材料告诉那些做父母的,如何才能很有创意地让孩子很开心地与你一起组织家庭聚会,并且他们长大了也一直都会记得。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美国朋友,他们的家庭好到什么地步? 孩子的很多朋友都要求说:“星期三晚上可不可以参加你们的家庭聚会?”
有一天晚上,有十几个小孩到他家参加家庭聚会,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这个爸爸很有趣,他把灯关了,叫孩子们在黑暗中上来,摸一样东西,都摸完以后就把那东西拿走,然后叫孩子们猜他们刚才摸的是什么。 孩子们就拼命地猜,每个孩子试着猜不同的东西,你知道他叫孩子摸的是什么吗? 牛的舌头! 一个生的牛舌头。 孩子们猜了半天都没有一个人猜到,最后这个父亲宣布是牛的舌头,然后他讲到雅各书中关于舌头的教训,这些孩子到了大学毕业都记得那个晚上。
很多类似的方法,可以让家庭聚会变成孩子的期待:不知道爸爸今天晚上又会想出什么让我们开心的事。 绝对不是大家一坐下来就把每个人数落一顿。
五、一生的祝福
在信仰方面,千万不要训练孩子做宗教性的表演,千万不要利用孩子来满足你的骄傲,也千万不要训练孩子假冒为善。 这太重要了! 父母要明白这个道理,避免这样的做法,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属灵祝福。
六、不要弃绝母语
语言与信仰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一个在国外生活的华裔家庭,因为孩子在北美长大,不会讲中文,而第一代移民的父母,英文又不够好,所以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孩子就上英语教会,而父母在华语教会。
我到欧洲的时候,发现一件很特别的事,我发现那里的BBC广播电台,一个人至少会讲三四种语言,他们会讲中文、英文、法文、德文和荷兰语。 有一次,我去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的一个联合退修会,有一些长老、执事与我在一起分享、祈祷。 他们的年龄最年轻的三十几岁,老一点的比我的年龄还大,我们沟通全都使用中文,我以为他们都是第一代移民。 直到我问一位三十几岁的人:“你是从哪里来的?” 他说:“你为什么这么问呢? 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 我又问他是第几代移民,他说是第五代移民。
我发现北美的华裔父母在这件事情上轻忽得很。 我们唯恐孩子英文学不好,不晓得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只要他肯念书,没有一个会英文学不好,而我们有没有想过,他懂中文对他的信仰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中文,他所接受的训练,所参加的聚会,就一定很难跟你在一起,跟你就不一样。
教会应该为这种情况提供双语聚会,让父母跟孩子可以一起敬拜赞美,他们听不懂中文可以听英文。 而且你会发现,本来听不懂中文的,如果参加双语聚会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听懂一些,而且越来越多,进步很快。
在儿女的信仰方面,你必须知道:你要尽量多一些时间跟他在一起,你要尽量跟他多沟通。
七、让儿女自己去经历
我的父亲在我的生命中,给过我一段让我终生难忘的话,那是在我15岁那年,他告诉我:“我这一辈子已经毁了。 所以,孩子,你的一生只有靠你自己。 你不要希望爸爸会留给你一毛钱,没有留下什么债给你,已经是很幸运了。” 他是很诚实地告诉我的,因为当时他的处境很艰难,欠了一身的债。 这对我来说就是很大的祝福,我不能再有什么奢望,我只有靠我自己。 有一天,我发觉连自己也靠不住,就去信靠上帝了。
所以,我在我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也告诉他们一件事:将来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不要希望从我这里拿到一毛钱。 上帝托给我的所有钱,都要用在上帝的国度上,不是留给他们花用的。 他们需要的钱,自己要努力去赚,他们应该抓住机会,智慧地去奋斗。
所以,我的孩子从小就很清楚地知道:不要空想,自己该做什么就好好地去做。 做父母的不是小气,更不是亏待孩子,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让他去学习依靠自己。
八、被过度保护的第二代移民
在北美的第一代移民,他们拼了老命,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省钱,省了一大笔钱给第二代去花,所以,孩子不知道来之不易的道理,以为一切都很简单,有什么好珍惜的? 为什么还要努力? 孩子需要什么,他还没讲,你就都为他预备好了,他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仰望什么? 他哪里还有什么机会去经历上帝的信实? 他根本没有机会。
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孩子在信仰上有所经历,好好地去恪守自己的信念。 至于你用什么方法做,相信你知道什么才是对他最好的。
九、创造环境
徐华医生的女儿小的时候,主日学里我教过她,很难教。 但是后来,徐师母实在很有智慧,就在女儿念高中的时候,替她安排了一个营会,到南美洲去住了四个礼拜。 去的是一个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医疗、缺吃少穿的地方。 等她回来的时候,身上被蚊子咬了一百五十个包。 但是,自从那次回来以后,孩子就完全改变了,不再一味地追求金钱、娱乐和享受,开始明白一个人活在世上的价值、意义和追求。 因为,那四个星期,她如果没有信仰,不依靠上帝,几乎难以坚持下去。 经过这样的事以后,她知道上帝是可靠的。
今天,我们越是爱孩子,越是宝贝孩子,我们的孩子就越如温室里的花朵,越是经不起风吹雨打,在信仰方面也根本不可能长大。 所以,做父母的在儿女的信仰方面要给他们创造环境和机会。

上一章 封面 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