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大多数的教会一直都在强调“悔改”的重要性,认为我们一定要定期审视自己的心,一定要认罪悔改,才能得到神的原谅。然而,基督徒真正需要的,是跟“悔改”这个词发音相同,但是意思却截然不同的“回改”—— 重新回到最高点的改变!当我们犯了错,偏离了我们应该走的路,我们只需要停下脚步,重新回归到最高点 —— 神的面前,更新我们的思想,然后改变!
此刻,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个寻找真理的旅程吧,一同揭开“悔改”的真相!
回改的希腊原文是(μετανοέω),意味着由于思想的改变,而导致外在行为产生相应的转变。我们不是通过反复回味自己所犯的过错,来提醒自己要自我控制,不可做这个、不可犯那个。。。这个方法,只会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一个“罪的管理课程”,可悲的是,这也是大多数基督徒倾尽毕生,想要致力完成的工作。真的错了!我们无法强迫自己改变;改变是自内向外的,因为我们的思想不同了、更新了,我们才能够不想去做某些事,或是渴望去做某些事,才会导致好行为的产生。
对于重生的信徒来说,当我们把信心放在耶稣身上的那一刻,就已经成为了神的公义。神看我们的时候,祂眼里看到的其实是祂那完美的爱子 —— 耶稣!我们已经被原谅了,过去的、现在的,甚至包括将来还未犯下的、所有的罪,一切的一切都和耶稣一起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我们的灵是和耶稣百分之百一样的、完美的!当我们了解这一事实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痛哭流涕地忏悔、认罪呢?何罪之有呢?是的,我们难免会犯错、难免会做傻事,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圣灵来不断地更新我们的思想,只有内在的思想更新,才能从外在的行为里真正的体现出那个“全新的我们”!所以,信徒需要做的,只是及时发现错误,然后第一时间回到我们的最高点 —— 神的面前,在他的引导下改变航线,重新回到正轨:“回改”!
然而,非信徒需要的,却是“悔改”。人们需要改变他们固有的思想,了解耶稣在他们生命中的真正意义,承认耶稣才是他们的救主,脱离使人死亡的罪的捆绑 —— 悔过、改变!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几个新约下回改的例子。其实,圣经是神给他的孩子们的一本爱的家书,让我们一起看清“回改”真正的、美丽之处吧!
例子1
在十字架之前,耶稣和施洗者约翰告诉人们要悔改、要受洗,但是他们当时都活在律法下,传律法的道(要记得新约开始于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约翰施的洗,其实是将非信徒引向耶稣的悔改的洗:
使徒行传19:4 保罗说:“约翰施的是悔改的洗礼,他告诉人民当信在他以后要来的那一位,就是耶稣。”
例子2
哥林多后书7:8 虽然我在那封信上使你们忧伤,但我现在并不后悔;其实我曾经有点后悔,因为知道那封信使你们忧伤,虽然只是暂时的。
哥林多后书7:9 现在我快乐,不是因为你们忧伤,而是因为你们的忧伤带来了回改。你们依照神的意思忧伤,凡事就不会因我们受到亏损。
哥林多后书7:10 因为依照神的意思而有的忧伤,可以生出没有懊悔的回改,以致得救;世俗的忧伤却会招致死亡。
这是保罗写给哥林多教会的第二封信(说明他们已是信徒)。在第一封充满严厉责骂的书信过后,保罗欣喜地看到,信徒们真的把他的话放在了心上,并开始脱离那些邪恶的生活。保罗曾经强烈地训斥过他们,认为他们已经完全地丧失了道德准则,甚至让非信徒都瞠目结舌:
哥林多前书5:1 我确实听说你们当中有淫乱的事;这种淫乱在异教徒中也是不能容忍的。我听说有人跟他的继母同居!
让我们看一下哥林多后书7:10里“得救”的希腊原文的意思:
根据“蓝字圣经”(希伯来词典之一),原文编号G4991(发音:so-tay-ree’-ah),“得”的意思是“进入”;因此,“得救”的意思是“进入”救恩。
保罗的意思并不是说,这些信徒如果继续过着堕落、邪恶的生活,他们就会失去救恩、失去永生;他的意思是如果他们能够脱离这些束缚和捆绑的罪,他们就可避免面对后果时的痛苦和纷争。想象一下吧,当会众们发现男孩和他继母同居的事实后,教会里将会产生的纷争及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