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约翰福音第二十一章十五至二十三节
我们默想“祂的大爱”已经接近尾声了,现在我们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爱的道路。我们的信息还是来自使徒约翰。他的记述虽然列在福音书的最后,但其最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爱。约翰福音第二十一章是一篇附录,它几乎像是一个事后的增补篇。在第二十章三十一节处,约翰似乎已经做出结论了,可是他接着仿佛是在沉思中又自言自语说:“我不能到此就结束,我还要加一点东西进去。我必须把这一切都化成一种个人的亲身经历,就是通过实际的奉献而体现出来的对主真实的爱。”现在,我们首先来看以下这些话——“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主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挑战,这是一个十分个人化、十分直接明了的挑战,不是随意针对某个西门,而是特别针对“约翰的儿子西门”。他被指名道姓地点出来,没有任何余地与一大群的西门们混淆起来。正是这个西门曾经申辩说:无论别人如何跌倒,他的爱要比别人更坚强更可靠。“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当然,对许多读到这句话的人来说,如果主问他们是否爱祂,他们都会很肯定地回答“是的!”然而,在这里,主显然是在寻求另外一种答案,这答案是过于西门所回答的。
这就是主为什么如此坚持不懈的原因。西门!你曾经申辩说你确实爱我,你甚至都说到你会比别人爱得更深。可是,西门!西门!你切切实实地看一看你的内心吧!为什么在试炼之下,当我从你们中间退去,留下你们自己时,当每一件事似乎都出了错,坍塌下来时,当你们一切个人的盼望、雄心和异象都被证明一文不值时,你竟说:“我打鱼去?”你仿佛是说:“我要去找另一种活计,不再过这种生活了,这种生活不能令人满意,它是这样的动荡不安、这样的充满艰辛,我看不出有什么路,所以我要自己去找一条路。”
在这一群人中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多马,他陷入了绝望之中,消极的绝望之中。但彼得是想“积极地”脱离他的困境,他说:“我打鱼去。”当我们处在困扰,艰辛与试炼中时,我们也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态度。例如,有时神将祂自己隐藏了,使我们无法见到或听到祂,也没法感觉到祂的同在,祂变得非常遥远,好像完全走出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素来盼望的一切都似乎到了终点,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这时,我们很容易就拐到我们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就开始以别的东西来取代那坚定不移的爱。所以,这是一场真正的挑战,一场积极的挑战,因为这一切都是主允许的经历和试炼。的确,有时候主是隐藏了祂自己,让我们感受被遗弃的孤单;祂似乎把天向我们关闭,使我们失去了有来有往的交通。我们曾经寻求、期待和宣讲的那一切似乎都完结了、坍塌了,我们似乎被遗弃在一切尽如废墟的光景中。主会做这样的事,尤其是对于那些算得上数的子民,当祂用眼睛引导他们的时候,祂就要做这样的事。
弟兄姐妹们!请记住,那些神看为重的人是一定要走过这些深的经历,其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上到一个能够让神使用的根基上。如果我们在暴风雨中无法立足,那么我们永远不可能被主使用。如果当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都陷入绝境时,我们的属灵生命就土崩瓦解了,那么我们对主是一无用处的。如果在那个时刻我们放弃了,那么我们对主来说就毫无价值了。你将来能不能对主有用,完全根据于你现在对主有没有一个执着的爱,这个爱不会半途而废说:“我打鱼去。”或者说:“我要换一种活法,不跟从主了,由于情形所迫,我不能跟主走下去,我要另谋出路。”
这就是主为什么一次、两次地回过头,说:“跟从我”、“你来跟从我”。在艰难试炼中转过了头,但现在“你来跟从我。”在你看不见主的时候,在你不知道主在哪里的时候,你还是要跟从主,继续地跟从主,不断地往前去。就是这一班人,也只有这一班人,要像彼得一样地被主用。这一切的根基在于对主自己有发自里面的爱,不是由于当时主为彼得做了什么,而是为着主自己。哦!这真难,只有神知道有多难!当祂似乎不为我们做任何事,而要我们单单地为着祂自己而爱祂。这就是爱的挑战。
现在你们能更明白这一点吗?爱不只意味着做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挂着基督徒的名去聚会,去承担基督徒的工作等等。对主的爱远不只是这些!主问说:“你爱我吗?”时,祂用的是一个词,彼得回答时用的却是另一个词。我并不想在这里讲那几个用来表示“爱”的不同词汇,我们把这一点撇开不讲。重要的是——“你爱我吗?”到底你的爱是什么质量、什么内容?“你爱我吗?”
爱的证明
彼得回答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虽然彼得的这个回答并不完全,因为他说的“爱”字,并不是主刚才所用的那个字,然而主还是回过头来针对彼得的宣告说:“好吧!来证明看看。”主先发出爱的挑战,接着向彼得要爱的证明——“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这两句话的重点是在哪里呢?重点是在“我的”——我的小羊、我的羊。爱的对象不是“侍奉”,也不是工作本身。哦!我们可能爱讲道、爱工作,爱沉迷于工作之中;我们也可以爱基督教的系统、组织、活动,可以在诸如此类的事情中找到极大的满足,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这一切都不是爱的对象。
所以,不是你喜爱侍奉工作,甚至也不是喜爱牧养和喂养,若是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很可怕的误会。真正的爱乃是在于主所说这一点:“因为他们是我的,所以你爱他们。由于你是因为他们是属于我的缘故而爱他们,所以你的爱是一种对我的爱,并且凡属于我的都成为你爱的对象,成为你的奉献和你的工作目的。”这实在是一种筛选。或许你是喜欢从事基督教工作,喜欢教导、讲道,喜欢忙这忙那,并且你认为这些都是为主做的。但是,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所做的果真是因为我们爱神所爱的吗?这一点果真是我们的动机吗?只要是属于主的,我们就真的愿意为此而倾尽一切、付上全身心的代价吗?我们真的会因着人对主真心的爱而落泪吗?真的会因着他所关切的事而哭泣吗?真的会这样吗?你手头正在做的与神有关的事——且不管它是什么事——它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呢?有时候羊和小羊会让人伤透脑筋,甚至会使我们几乎近绝望。但是,唯独因着对主的爱,因着他们是祂的羊,我们才能不至于将他们放弃。
让我把这一点说得再详细、再实在一点。我不知道你们做的是什么事,可能所做的事各种各样。在主的百姓这个群体中,你可能在看门并负责把人带进来,你也可能在演奏乐器,或是在做人们都在做的那些基督教工作。你是为什么而做的呢?真的是出于发自心底的对主的爱吗?真的是因为认识到这是属于主的,所以甘心为着主自己而做吗?还是出于某种较低的理由,是别人劝你、差遣你去做?你所做的是否出于灵里和真实?主十分在意和关注这一点,祂把一切都建立在这个根基上。爱的证明就在于我们所关心的是不是祂的。只要是祂的,就是我们的一切。只要祂看为重要,是祂所关心的,我就不需要其它说服、劝导、催迫或邀请。因为那是主的,这就够了。
爱的掌管
我们再来看爱的掌管,“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约二十一18)当你年少的时候,总是随意而行,但年老的时候,你就要做原先不曾做的事情。爱会使你做许多以前不愿做的事情。“爱”是比“喜欢”更强的一个东西。你将要被另一个主人管理,不再受你的自己、你的兴趣和嗜好支配。因为一个人被爱掌管住了,就会出于爱做许多事,都是他以前未曾做到的。当爱成为你的主人时,你的道路就不再像从前那样任意妄行了。
这难道不是分别属灵幼稚和成熟的一个标记吗?主在这里实际上是说的。“在属灵幼稚和不成熟的时候,人们总是随自己心愿而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但是当你灵命成熟的时候,就不再是随自己的心愿、方向而行了,而是走在另一位主人指点的道路上,这位主人就是爱。”到了那一天你会说:“我的主人,求你领我到你的门前,为这听命的耳朵再扎一次针眼,”“我的心意必联合于为你的旨意,唯愿在救主座前做甘心的仆役。”
这是一种全新的掌管。虽然你也侍奉过主,但在爱的掌管中侍奉却是全新的,这就是属灵的成熟。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保罗以另一种方式论述了相同的一件事情。“我现今把最美妙的道指示你们。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接着他就说到另外一些可能的事情,可是在这些之中若没有爱,这些都算不得什么,所以他接着就把真爱的性质积极地展现开来。“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下面紧接着的不是另外一章,不是另一个话题,而是说:“我做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哦!爱,成熟的爱,真实的爱,这样的爱在心思、意念和行为上,不再像小孩子似的,不再寻求自己的益处,这是长大成熟的爱。一个大人的爱与一个小孩子的爱相比,完全是两码事。保罗在这里所谈的就是一个人成熟的爱。保罗以他那美好、智慧的方式,让哥林多人看到在他们中间所发生的事,纯属孩子的作为——“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阿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林前一12)——这是小孩子的作为,这不是爱。当你有了成熟的爱之后,当你长大成人之后,所有这一切都要脱去,不会再凭着自己的偏好去挑选,不会再像哥林多人那样去做事情。
当你长大成人之后,你就处在另一个师傅的手下,虽然你未必喜欢受这种掌管,而且凭着肉体自然会退缩,但你还是要背起这个十字架。没有一个人是为着肉体上的舒适而选择这条道路的,也许你想躲开它,但至终还是要走向这个十字架。“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现在彼得身上有了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掌管,以至于他愿意伸出他的手——根据传记彼得是被钉死的——他愿意伸出他的手,愿意以他不喜欢的方式被带走,这一切都是由于那个师傅,由于爱的掌管,由于那成熟的、长大了的爱的力量。
这一点使我认识到,主实在需要许多男女为祂的各种目标来尽功用,祂需要有更多的年青人在许多方面都来参加喂养与牧养的侍奉工作。不少人把“喂养我的小羊”理解为是主日学的工作。我认为主所说的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在这里小羊并不指小孩,虽然主日学的工作可能也是“喂养小羊”的一部分,可以包括其中,(你们知道,牧养和服侍那些不成熟的、属灵成长迟缓的人,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但无论如何,主确实需要有人来服侍祂,照管祂自己的人。年轻人,主的的确确需要你们!祂需要你们去传福音、祂需要你们去教导祂的百姓,喂养祂的子民。这个需要是非常大!
也许你想过这件事,也渴望来做这件事,或者那就是你的愿望与期待,但是,请听着——虽然,在侍奉主的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方向上,都有非常大的需要,祂需要你们,主固然需要你们,这是事实。然而,这并不表明你现在就可以做这工了,也不表明祂就要来召你去侍奉、已经为你开了路。祂的需要可能非常大,可是祂现在可能还没法为你开路,让你来侍奉祂,满足那个需要。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是基于某种别的原因来的——想做个牧师、或教师、或别的什么;也许是想学透《圣经》,然后再来传授于他人。你可以着手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主是要等到你向着你自己的欲好死了,你的心对这一切的盼望完全破碎了,祂才出来开一条路,因为这是一件完全出于灵里的事。你要达到一个地步能够对主说:“主啊!我活着唯一正当的理由就是你的心意得到满足。”爱必须是一种发自心里的对主自己以及主的一切的爱,而不是对工作、侍奉的爱;这爱的目标除了主以及主的一切之外,别无他物。当你到达这个境地时,你的自己就要俯伏在主面前;只要看到主没有得到祂所当得到的,就会悲心欲碎,因为这件事就是你魂间的深切痛楚。这时你会发现,主开始动工了。这是神带出祂的仆人的必要基础。
前面所说的就是这件事。也许当你来到那个境地时,就会发现那里满了痛苦、毫无乐趣可言。可是,由于那位爱的师傅对你已经有了一个根本的掌管,即使其它的一切都会使你临阵脱逃,你仍然会蒙保守往前行。每当我看到一些年轻人踌躇满志要当牧者时,我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愿主怜悯他们。”这是一件应当谨慎从事的工作,除非是主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持守住你,否则你什么也承担不了。在基督教领域里不可有天然的雄心,而是要求主给你爱;唯独如此,才能在你想弃掉一切临阵脱逃的时候得蒙保守。
也许你会说,我们这么谈基督徒的事工太可怕了!可是,在真实的属灵领域里,你会遇到那从未想象过的势力。当你试图要建立天国的时候,所碰到却像是地狱。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主仍是需要你。哪里有需要,祂就要在那里用你,使你在那里有要做的工作,而且是相当的多。哦!主的百姓饥饿,祂的羊需要牧养和喂养;他们需要引导、规劝和教训、需要得着供应,主需要你做祂属下的牧人。我很高兴彼得在他的书信中,谈到了大牧者和祂属下的众牧人。是的,主需要牧养人,祂需要你。有一点你一定要明白,如果主要你等候,不要以为那是因为祂不要你了,或者祂没有那个需要了。不,需要是一直有的,并且已经迫在眉睫。但是祂必须先让你站在那个根基上,就是对主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爱,除此之外别无其它途径。只有这个爱才会使你不随自己的喜好去行,不选择自己的道路,不走到别的什么地方去。因为在祂那强有力的爱的约束之下,你会愿意站在一个完全反对你自己的立场上。
爱的专一
我想再补充一点,当彼得面对这件重大的事情时,他的反应显得相当的肤浅。当他突然间看到约翰跟过来的时候,他转过了身。主曾说过:“你跟从我吧!”可是彼得一转过身去,就看到那门徒跟着过来,于是他问说:“主啊!这人将来如何?”我现在要谈的不是这句话的全部含义,而仅是指出下面这一点,你们各人要蒙呼召,受差遣到特定的侍奉工作中去,每个人都要被呼召到他们各自的位置中。也许你们的侍奉都不一样,也许你们是在完全不同的领域中侍奉主。主的仆人常常有各自具体的侍奉工作,这正是他们的特点。每个人都必须认识自己的职分是什么,要认定它,持守下去。
工作的果效取决于心意的专一。所以要避免分心和偏心,一心千万不要二用。主在对彼得的答复中,正包含着某种责备的性质——“与你何干呢?”这一句话似乎清楚地表明,主完全有权利按祂的旨意来安排祂的仆人。当主对那个人有了吩咐之后,他就应当持守住,不能容让自己稍微偏离正路。
每个人蒙了什么呼召,就要向着这个呼召把自己完全摆上,对于主的爱必须从这上面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浮躁地从一处转到另一处,转到那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呼召中,这样做本身就是与爱背道而驰,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见异思迁。
彼得学会了这个功课,完成了他的工作,荣耀了他的主,他成了一名真正的牧者。任何一个读了他书信的人,都会感受到他对主的爱是一心一意的。爱使一个人对于他的特定职分能专注和忠诚,只有这样忠诚持守到底,最终才能成为爱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