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疫队战将、率长庚团队取得突破 病毒学教授施信如:爱人如己,成功不必在我

施信如教授谈吐大方开朗,真诚地分享见证。(图/施信如教授 提供)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便是检测技术和药物、疫苗的研发,各国团队都在与时间赛跑;而身为“台湾国家队”的一员、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施信如主任,在亮眼成绩的背后,肩负来自各界的重任,压力大到曾数度流泪。但因着信仰的力量,支持她继续带领团队,向着标竿直跑!

长庚大学新兴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长庚团队)是疾管署的合约实验室,由教育部跟科技部资助,成员包含医疗和各相关科学的专家。在疫情期间,实验室每天平均检测上百个检体,加班熬夜屡见不鲜,敦睦舰队事件期间则每日处理超过三百个,包办全台湾四分之一的检验量;目前也解序超过30组病毒株,占国内半数以上。

 

带领长庚团队的施信如主任,也是目前台湾病毒学会理事长,曾荣获国内外许多科学研究奖项,近月来因疫情备受各界瞩目。在许多媒体报导中,她都曾不讳言地分享,面对各界紧盯的沉重压力,曾痛哭和感到恐惧;但身为基督徒,信仰是她最大的安定力量,也为研究工作带来出乎意料的益处

 

圣经VS.科学

施信如教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身为科学研究者,年少接触基督信仰时,觉得《圣经》中太多事情不符科学;为人母后,因儿子喜欢跟朋友一起参加教会主日学,所以在儿子的期待下,她和丈夫也前去教会。在教会里,她感受到像家一样充满爱,和她年少时的印象一样,所以才愿意进一步待下来。

 

然而读《圣经》时依旧常常卡关,在教会上课也常提出“奇怪的问题”;学信息工程的丈夫更是“非常理性”,直到后来小组长邀请他帮忙敬拜团弹吉他、唱诗歌,在敬拜时大受感动,因而相继信主受洗。

施信如与丈夫目前皆稳定参加教会小组聚会。(图/施信如教授 提供)

施信如去年受邀至长庚大学,讲授一堂“圣经与科学”课程;在备课过程中,因本身是病毒领域专家,她便以病毒为出发点,深刻思考圣经中与科学看似冲突之处。例如以前她无法理解:“为什么爱我们的上帝,要创造‘病毒’?”仔细思考后得出的结果是:在世界刚开始时,需要以“病毒”这种物质传达基因的信息,以利万物创造起来,故有其必要性;所以会有好的病毒存在,后来产生坏的病毒

 

“圣经上有很多故事,虽然没有明确讲到‘病毒’,但能推测是病毒造成—有些民族因此灭亡或兴起,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而非降灾、惩罚或很突发的状况。这个观点让我更能接受和面对后来发生的疫情,先有心理准备,也让我与上帝的关系更亲近。”

 

施信如表示,当新冠病毒疫情刚在武汉爆发时,地点近自然会心慌;但如同圣经的记载,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中,让她能倚靠神、心情安定下来,去思考如何透过自己的专业帮助别人,并相信在这过程中,一定能看到上帝的爱。

 

“成事不必在我!”实践爱人如己的价值

“科学研究和信仰之路一样,都需要摸索和时间;每当我的研究遇到瓶颈,就会静下心来祷告:‘如果从上帝的眼光,会怎么想这件事?’”施信如解释,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竞争和时间压力,遇到类似抢功的问题时也曾沮丧;但从上帝眼光看,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能不能帮助控制疫情、降低传染和死伤、将来去帮助病人?”

 

“能够这么思考,就不会为了“抢时间”而做研究;当放下竞争,反而做得比较顺,因为方向对了。”施信如举“快筛试剂”的例子,若是以“抢快”的心态研发,就很可能忽略:成品是否真的能用?有没有比既有的方法好?会不会误导别人?若真的发生,是不是要有第二、第三个方法,一起来评估?将这些因素认真纳入考量,她就会继续花时间做更多实验,以确保品质。

 

诸如此类,出发点都是回到基督信仰的核心价值—“爱人如己”,要做对别人有益,而不是求自己的益处。“决定研究方向和怎么样与人合作时,基督信仰的核心价值给我很大的帮助。不求自己的益处,而是对别人—特别是病人—有帮助的事。”

 

施信如很敞开地分享,在受洗前后,自己面对疫情的态度“真的不一样”。例如取得博士学位不久后,回台湾就遇到肠病毒疫情,那时小孩才两岁她自然也会害怕。虽当年也希望能做“对人类有贡献的事”,但仍免不了竞争、想做得比别人好的心态,一旦未能如愿则格外沮丧。但如今是大家一起做也能很开心,而且还比较容易做成功!

 

因此目前长庚团队除了与中央研究院、国家卫生研究院和国防医学院等单位合作,也与国外的科学团队合作。她认为欧美确实有些国家的技术领先台湾,彼此互信交流资源,能够大幅提升效率,增进全人类福祉

 

“当价值观符合信仰,很多事自然而然顺了。多年前肠病毒时,我很紧张是怕输给别人;但现在紧张,只是为了不想延误防疫和病人的治疗。因为心境不同,做起事来的意义感也不一样!”

施信如教授于疾管署网站解析病毒知识。(图/疾管署YouTube影音截图)

祷告听起来“不科学”,但真的有用!

“这段时间我常开玩笑说,有件事很不科学:在我们聚会的林口灵粮堂,有一群弟兄姐妹会替我祷告;每次他们祷告我就会做得比较顺,这对科学家而言很不可思议!”伴随着开朗的笑声,施信如透露自己刚受洗时,曾向牧者质疑过“祷告”的功用。她能理解祷告可以帮助心情平静,自然事情就做得比较好,却不懂为什么要“为别人代祷”?甚至代祷对象完全不知道有人为他们祷告,但事情在代祷后,常常好像真的就运作起来了!

 

“当我事情越做越顺时,知道是有人在为我祷告的当下,心里觉得非常非常感恩!先不管科不科学,但能在心灵层次有个支持,知道有这么多人爱你、希望你赶快把研究做好,你就不是孤军奋斗,会更有力量,也基于爱去带领团队。”谈到“带人”,施信如的方式是会向对方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件事情”,以及背后良善的意念;而不仅是为了求效率,定睛在“做事”上。因此实验室学生也曾在媒体上表示,施教授给他们的感觉亲和、逻辑清楚,看出她用心对待下属的一面。

 

信仰对施信如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帮助。她表示,“谦虚”在科学界一体两面,若“太谦虚”可能使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无法继续做下去;但若“不谦虚”,则容易因自傲产生盲点。信仰帮助她在上帝面前谦卑,自然而然在人面前就谦虚了。好处是更听得进别人说的话,加以思考;思绪变得更清楚、逻辑性更强,而“逻辑性”在科学研究是很重要的。所以信耶稣对科学研究,也带来很多实质的帮助!

 

此外,每当施信如在工作上感到挫折、恐惧、彷徨,就安静下来祷告,然后常会有圣经经文浮现,例如提摩太后书1:7,“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即使因着急或无力感而哭泣,但抒发完就能马上打起精神,继续向前奔跑。

 

疫情带来的积极面

目前长庚团队已成功分离各地病毒株,以此为材料,对未来的研究有三方面可能的贡献:

1. 检验试剂: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目前研发的试剂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较快完成最后成品。

2. 药物: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等。

3. 疫苗研发:藉由致病机转的研究,可知哪些类别的疫苗较为安全。

 

施信如教授在病毒学研究上,已拥有二十多年经验,她谦称自己在科学上真的没有特别成就,还有很多事情仍在研究当中。她深信人类不会因这次疫情灭亡,但却有需要检讨的地方,例如与大自然的相处、野生动物的界线等。

 

此外,除了看到许多生离死别、无法挽救的事之外,她也见证了世界上很多正面的力量,包括在她的专业领域,大多为互助而非互相指责,也促使年轻一辈的科学家成长,以及跨界和跨国的合作机会,增进良好的国际交流。

 

面对大环境的挑战,您的行动可以支持今日报坚定走下去 点我奉献

每日新闻不漏接 立刻加入今日报Telegram频道! 

Telegram下载+中文化教学》

精选要闻》

上帝仍透过梦境对人说话? 检视五种不同意义的梦

“只有这位神能救我儿子!”黑道大哥遭挚友攻击致瘫痪 两位陌生阿嬷扭转林和成的一生

牧者一句话让她愿意生养众多成为五宝妈 生活与事业零缺乏

诚挚的邀请每位读者以奉献来支持这份新闻媒体,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每一个神所赐福的事工,化为百倍千倍的祝福。谢谢您~(点此奉献)